实验三——NFS服务器配置
实验三——NFS服务器配置
实验名称: |
SRE实战 互联网时代守护先锋,助力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运筹帷幄!一键直达领取阿里云限量特价优惠。 |
|
实验目的:
|
|
|
1、简单文字说明,关键位置截图补充,NFS配置文件中的相关命令,标明注释。 2、实验过程中,出现任何错误,详细描述排错的过程。 3、实验完成后,当场演示实验结果。 |
||
一、项目需求一个小组(公司技术部)共同开发一个项目, 所有的项目文件都存放在NFS服务器一个共享目录(/home/project)。要求: 技术部每位成员在共享目录/home/project新建的文件都属于技术部组, 属主保持不变。 技术部每位成员都可以对其他用户(root用户除外)建立的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但每位用户只能删除自己的文件,不能删除其他用户建立的文件。 二、简单规划共享目录/home/project的权限设置:指定所属组,设置目录的强制位和防删除位。 NFS服务器端用户:zhangsan,lisi都属于jishubu组,客户端用户: zhangsan,lisi都属于jishubu组, 且与NFS服务器端的id,组id保持一致。(用户身份重叠) 其他用户(除root外)的设置:no_all_squash:共享目录的用户和组维持不变。默认值。 root用户的设置,使用默认安全的值,即:root_squash root_squash:在登录NFS主机使用共享目录的用户如果是root ,那么这个用户的权限将被压缩成匿名用户 ,通常它的UID与GID都会变成nobody(nfsnobody)这个系统账号的身份。默认值。 三、服务器端参考步骤安装nfs-utils 启动rpcbind,nfs 查询一下NFS的各个进程是否在正常运行: rpcinfo -p |grep nfs; rpcinfo -p |grep mountd 添加用户组、用户 创建共享目录/home/project 修改NFS配置文件 Vim /etc/exports 重启NFS,或者exportfs –r (重新发布所配置的的共享目录) 关闭防火墙、SELinux 客户端设置、测试 四、NFS服务器端配置过程1、安装软件包
2、启动服务
3、查询一下NFS 的各个进程是否在正常运行
// -p(probe,探测)列出所有在host 用portmap 注册的RPC 程序,如果没有指定host,就查找本机上的RPC 程序。 4、添加用户组、用户
5、创建共享目录/home/project
6、编辑/etc/exports 内容
7、重启NFS,或者exportfs –r (重新发布所配置的的共享目录)
或者
注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root@xhq etc]# exportfs –v exportfs: Invalid export syntax: –v 可以键入exportfs –a后再次输入exportfs –rv
8、关闭防火墙、SELinux
五、客户端配置1、安装软件包yum install -y nfs-utils
2、在客户端查看NFS 服务器共享出来目录
3、挂载/home/project 目录到客户端/mnt/project 目录下
|
||
1、RPC服务重新启动后,为何要重新启动NFS服务?
NFS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一种使用于分散式文件协定, 功能是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共享个人数据。 NFS在文件传输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Remote Procedure Call, 远程过程调用,是使客户端能够执行其他系统中程序的一种机制),NFS本身没有 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可以认为它是使用RPC协议的一个程序。 NFS服务器、RPC、客户端三者交互的关系如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