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对成员:

郑晓滇 3007

SRE实战 互联网时代守护先锋,助力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运筹帷幄!一键直达领取阿里云限量特价优惠。

周晓纯 4012

二、需求分析

参照《构建之法》的第4章和第8章内容,使用NABCD模型对“番茄时钟”小程序进行需求分析。

2.1   N(Need,需求)

      在这个“手机成瘾”的普遍社会风气下,很多人学生都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或是练习坐着坐着就开始玩手机,或是看书看着看着就开始玩手机,总是情不自禁的就玩起了手机,导致没办法按时完成作业,很多家长对此也表示无奈。于是,我们团队决定创造一款“让用户发自内心的选择暂时不使用手机”的一款小程序——番茄时钟。

      此外,对于有许多琐碎任务的上班族和学生族来说,什么时间前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什么任务更为紧急,如何提高办事效率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该“番茄时钟”小程序也适用于做任务管理。学生和上班族可以将自己需要完成的作业记录在“种子”上,帮助学生和上班族合理安排行程和记录行程,并且做到及时提醒和显示任务的进度。

2.2   A(Approach,做法)

  • 分为四种“作业”:

①红番茄:在规定某一个时间段内完成的,比如做60分钟的测试卷,必须在60分钟内完成测试卷才能得到一个番茄,若是超时番茄就会掉落;

②绿番茄:规定完成多久的任务,比如要做一个钟的作业,那么在这60分钟内不能玩手机,一碰手机任务就会失败,即番茄掉落;

③小番茄:在截止时间前完成即可,比如我们想在一个星期内看完一本名著,我们可以随时想看就看,没有规定一定要在某个时间段内看完,只要在预定的时间内看完,就可以获得一颗番茄;

④大番茄:长期任务,没有截止时间限制,比如我们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想要每天都背一些英语单词,但是有没有限制一定要背,就可以开始背单词的时候让番茄开始生长,结束背单词时让番茄停止生长。番茄的生长时间以累计的方式计算,每完成n小时增加一个番茄(这里可以自定义设置)。

  • 界面以日期的形式出现,每一天都是一块“种植地”,当番茄数目达到一定数目时可以给种植地升值背景。
  • 预先为用户提供一些作业选择,供用户作参考。
  • 可以添加好友监督自己学习。

2.3   B(Benefit,好处)

  • 当学生坚持完成任务时会得到一个番茄的奖励,会给学生以成就感,给予学生以动力坚持下去;而对于上班族来说,有规划的办事,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 便于学生和上班族对自己的任务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
  • 添加好友,看到好友每天都在进步,就会督促自己好好学习,跟上进度。

2.4   C(Competitors,竞争)

      虽然备忘录+闹钟+计时器合起来有相同的功能,但是不管学生玩不完成任务都没有任何的显示,没有动力促使学生一定要完成作业,无法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做作业。其次,目前市面上类似的应用程序也相对较少,最后,现今,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在种植番茄中,很满足学生和上班族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我们在后期也会开设互动平台、升级平台、排行榜等,通过好友间分享经验和督促、升段位的鼓舞、查看好友排行榜等动力之源,会进一步带动他们的兴趣。所以如果该程序开发得好的话,应该可以占领比较好的市场。

2.5   D(Delivery,推广)

  • 线上推广:建立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朋友圈转发等进行推广。
  • 线下推广:短期是推给身边的亲戚、朋友(特别是近期有计划考证,考研的朋友)试用并征求其意见不断地进行改善;长期是推给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试用,若在上班族中反响不错,会考虑向公司推销。

三、原型模型设计

工具:Mock plus

第三次作业 结对作业 随笔 第1张第三次作业 结对作业 随笔 第2张第三次作业 结对作业 随笔 第3张

四、PSP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预估耗时(分钟)

实际耗时(分钟)

Planning

计划

30

40

 Estimate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

Development

开发

/

/

 Analysis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300

280

 Design Spec

 生成设计文档

100

60

 Design Review

 设计复审 (和同事审核设计文档)

10

15

 Coding Standard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

 Design

 具体设计

100

150

 Coding

 具体编码

/

/

 Code Review

代码复审

/

/

 Test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

Reporting

报告

20

10

 Test Report

 测试报告+博客

20

20

Size Measurement

 计算工作量

30

15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30

10

合计

 

640

600

 

六、结对心得与总结

      郑晓滇:这次结对合作,算是感觉良好,两个人相互配合,1+1 > 2 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遇到挺多难题,大家各有想法,不过最终我们慢慢磨合好,把想法合为一致,进度也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我们结对时候互相配合,做架构的时候也是一起探讨,原型设计因为时间关系只做了几个简单的界面,没有将模型完整的展示出来,在后期的合作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模型。

       周晓纯:在这次结对作业中,很感谢我的伙伴的用心指导以及互帮互助,在过程中,我收获很多,也进步很多。遇到难题,也会静下心来沟通和想对策。虽然项目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后期的合作和配合,我们还是可以查漏补缺的,希望接下来可以做到更加尽善尽美。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SRE实战
拒绝背锅 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