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终端设备间传送比特流,定义了电压、借口、电缆标准和传输距离

2.晶振,简单说就是每个晶振里都含有一个石英晶体,那为什么是石英晶体而不是其他材料呢,我们只要明白石英晶体比其他材料有很多优势就好了,具体什么优势,无需了解太清楚;晶振的电子行业用途相当大,它的工作原理就是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你给它供电,它就产生机械能,你给它供机械能,它就产生电能。

SRE实战 互联网时代守护先锋,助力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运筹帷幄!一键直达领取阿里云限量特价优惠。

晶振根据其材料及其大小的确定即可确定固有频率,也就是说晶振就是为了产生一个固有频率。

简单地说,没有晶振,就没有时钟周期,没有时钟周期,就无法执行程序代码,单片机就无法工作。

  单片机工作时,是一条一条地从RoM中取指令,然后一步一步地执行。单片机访问一次存储器的时间,称之为一个机器周期,这是一个时间基准。—个机器周期包括12个时钟周期。如果一个单片机选择了12MHz晶振,它的时钟周期是1/12us,它的一个机器周期是12×(1/12)us,也就是1us。

  MCS—51单片机的所有指令中,有一些完成得比较快,只要一个机器周期就行了,有一些完成得比较馒,得要2个机器周期,还有两条指令要4个机器周期才行。为了衡量指令执行时间的长短,又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指令周期。所谓指令周期就是指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例如,当需要计算DJNZ指令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时,首先必须要知道晶振的频率,设所用晶振为12MHz,则一个机器周期就是1us。而DJNZ指令是双周期指令,所以执行一次要2us。如果该指令需要执行500次,正好1000us,也就是1ms。

  机器周期不仅对于指令执打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机器周期也是单片机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时间基准。例如一个单片机选择了12MHz晶振,那么当定时器的数值加1时,实际经过的时间就是1us,这就是单片机的定时原理。

3.CAN控制器的工作电压与CAN控制器的通信电压的区别

4.CAN控制器芯片与CAN收发器芯片的区别

      CAN控制器芯片:有两类,一类是独立的控制器芯片,如SJA1000;另一类是和微控制器(MCU,我认为就是图片中的主控制器)做在一起。

      CAN收发器芯片:CAN收发器是CAN控制器和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将CAN控制器的逻辑电平(?)转换为CAN协议电平(CAN总线的差分电平),在两条有差分电压的总线电缆上传输数据。

 物理层的理解 随笔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SRE实战
拒绝背锅 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