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列表
一、序列:是一块用于存放多个值的连续内存空间,并且按一定顺序排列,可以通过索引取值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SRE实战
拒绝背锅 运筹帷幄
- 索引:从左到右的索引从0开始依次增加的正整数;从右到左的索引为-1开始的复数
- 切片(分片):一中获取序列中的元素的方法;
- 序列相加:两个序列可以相加(只能同类型序列:列表+列表,元组+元组,字符串+字符串),被加的序列排在原来的序列后面
- 乘法:序列的乘法实际上就是把一个序列中的元素复制几次
- 检查某个元素是否是序列的成员:print("姚明" (not) in nba)---判断姚明(不)在nba列表中
- 计算序列的长度:print("列表的长度为:"len(nba))---计算nba序列的长度
- 最大值:print(max(number))---返回序列中的最大值(只能用在序列中为数字型时)
- 最小值:prin(min(number))---返回序列中的最小值(只能用在序列中为数字型时)
- 列表的创建和删除:一般不把不通类型的数据放在同一个列表中(提高可读性)
- 赋值运算符直接创建:listname = [元素1,元素2,…]---用英文状态的“,”隔开,元素数量无限制
- 创建空列表:a = []---创建一个名为a的空列表
- 创建数字列表:list(range(2,21,2))---2—21之间的偶数(数据全部都为数字)
- del listname------删除列表(很少用)
- 访问列表元素:获取列表中的内容
- print() 索引 切片
- 遍历列表:把列表中的元素全部预览一遍
- for循环实现:只能输出元素与的值
- for iten in listname: ---item用于保存获取到的元素,listname为列表名
- for循环和enumerate:即显示索引又显示元素
- for index,item in enumerate(listname): ---index用于保存索引,item用户保存获元素的值
- 添加元素:+运算符添加(效率低)
- append:在元素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 listname.append(obj) ---listname为被添加的列表名;obj为要添加的对象
- inert:用于在列表中间插入一个对象
- listname.inert(num,obj) ---num为要插入的位置的索引号;obj为要插入的对象
- extend:用于把一个列表添加到另一个列表的末尾
- listname.extend(seq) ---listname为原列表名,seq为被添加的列表
- 修改元素:只需要通过索引获取该元素,然后再为其重新赋值
- verser[2]="…" ---verser为列表名,2为要修改的元素的索引号
- 删除列表元素:
- 根据索引号删除:必须知道要删除的元素的索引号(索引号可为正数或负数)
- del verser[-1] ---删除verser列表中索引为-1的元素
- 根据元素值来删除:不确定其位置的元素(根据元素值来删除,最好先判断该元素是否在列表)
- if verser.count(value)>0 ---判断value元素是否在列表verser中
- verser.remove(value) ---删除verser列表中的value值
- 对列表进行统计计算:
- count:获取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精确匹配,不能只是元素的一部分)
- listname.count(obj) ---统计元素obj在列表listname中出现的次数
- index:获取指定元素在列表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索引)(被统计的元素只能精确匹配)
- listname.index(obj) ---统计obj在列表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 sum:统计数字列表的元素和
- sum(iterable,start) ---iterable为要计算的列表名,start为系统统计结果要加的值(默认为0)
- 对列表进行排序:
- sort:对元素排序,排序后原列表中的元素顺序将发生改变
- listname.sort(key=None,reverse=False) ---key表示指定一个从每个元素中提取的一个比较键(key=str.lower表示在排序时不区分大小写);reverse为True表示降序,False为升序,默认为升
- sorted:排序后,源列表的元素顺序不变
- sorted(itemble,key=None,reverse=False) ---itemble表示要排序的列表名称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