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目-杨柳科-柳属-柳树-柳絮:柳絮
ylbtech-杨柳目-杨柳科-柳属-柳树-柳絮:柳絮 |
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柳树:乔木,高可达18m,树冠开展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长9-16cm,宽0.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5-10mm,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
1.返回顶部 |
- 中文名:柳絮
- 外文名:catkin
- 植 物:柳树
- 器 官:种子
- 颜 色:白色
- 时 节:春季
目录
2、2.返回顶部 |
形态特征
花序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3cm,有短梗,轴有毛;雄蕊2,花药红黄色;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2;雌花序长达2-5cm,有梗,基部有3-4小叶,轴有毛;子房椭圆形,无柄或近无柄,花柱短,柱头2-4深裂;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有1。 蒴果长3-4月,花期3-4月,果期4-5月。分布范围
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种植。主要价值
清热解毒药;祛风药;止血药 各家论述 1 ,《本经》:主溃痈,逐脓血。 2,《别录》:主痂疥,恶疮, 金疮。子:汁疗渴。 3, 陶弘景:贴灸疮。 4,《药性论》:主止血。治湿痹四肢挛急,膝痛。 采收和储藏:春季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干燥。与杨花的区别
柳的 花都是单性花。花没有花被,只有一个鳞片。柳的雄 花有两枚雄蕊,两个蜜腺。柳的雌花有 一枚雌蕊,一个蜜腺。柳的 花虽然没有花被,色彩不鲜明,但具有蜜腺,是借着花蜜来引诱昆虫传布花粉的,所以它是虫媒花。而杨的花与柳的花很相似,结构也很简单,但是没有蜜腺,不能分泌花蜜引诱昆虫传布花粉,只能借风力传布花粉,所以它是 风媒花。 柳和杨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种子细小,倒披针形,长1-2mm,黄褐色或淡灰黑色。表面有纵沟,顶端簇生白色丝状绒毛,长2-4mm,成团状包围在种子外部。 显微鉴别 种子在光镜下呈鞋底形,一端稍尖,一端较大。在尖端套有一环,极易脱落,环上环生细长非腺毛,长504-3024μm或更长。非腺毛单细胞,基部壁孔明显。表皮细胞长方形,表面观细胞平周壁上有众多条形或点状突出物。侧面观成半环形。 性味:苦;性凉 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带毛种子。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浸汁。外用:适量,敷贴;或研末调搽;或烧成灰撒。 出处:《 中华本草》词语概念
拼音:liǔ xù 释义:
植物概念
药名:柳絮 别名:柳实、 柳子
抵抗
4月中旬左右,杨柳絮漫天飞舞。 外出往往会被柳絮团团包围,衣服上、脸上、包上,连睫毛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或吸入柳絮、杨絮、花粉等物质后,容易引起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等症状。 柳絮“飞雪”来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抵抗柳絮“十字诀” 防袭:把 自己包起来! 口罩、纱巾全副武装,不给柳絮一丝攻击的机会! 护理:早晨多用冷水洗脸,时刻保持 皮肤清洁,可用温和的洗面奶及柔肤水,帮助杀菌、清洁。 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增强皮肤抵抗力,防止过敏。 行动:一旦出门,在户外一定记得快速移动,做一个 风一样的人。 提醒:如果面部出现过敏性 瘙痒、红肿,千万不要用手挠,及时 就医。文化
古时“杨”指蒲柳。因此诗词中多写做 杨柳。 春天,许多树木还没复苏,柳树已经 抽青发芽了。 “杨柳依依”、 “春风杨柳万千条”、 “隔溪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少女腰”,诗人们把杨柳同春光相联,还把它比作 婆娑婀娜的少女。 2、3.返回顶部 |
4.返回顶部 |
5.返回顶部 |
6.返回顶部 |
![]() |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