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发明家-贝尔:亚历山大·贝尔
ylbtech-人物-发明家-贝尔:亚历山大·贝尔 |
1.返回顶部 |
- 出生日期:1847年(丁未年)3月3日
- 逝世日期:1922年8月2日
- 职 业:学者、发明家、企业家
-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爱丁堡皇家高等学校
- 信 仰: 基督教
- 主要成就:被誉为“电话之父”
- 性 别:男
目录
2、2.返回顶部 |
人物生平


人物年表
1847年3月3日,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在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出生。 1858年10月,贝尔进了爱丁堡皇家高等学校。
主要成就

人物轶事
电报的发明,把人们想要传递的信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向远方。这是人类信息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但久而久之,人们又有点不满足了。因为发一份电报,需要先拟好电报稿,然后再译成电码,交报务员发送出去;对方报务员收到报文后,得先把电码译成文字,然后投送给收报人。这不仅手续繁多,而且不能及时地进行双向信息交流;要得到对方的回电,还需要等较长的时间。 人们对电报的不满,促使科学家们开始新的探索。
发明神童


学校
公元1873年,在美国波士顿一间名叫“音声生理学校”里,经常聚满了众多的观摩者。 这是一所很不寻常的学校,专门训练那些因耳聋而无法学习发音说话的孩子, 如何使用眼睛去学发音。经过训练的孩子, 虽然听不到别人的声音,但是却可以依别人的唇形,而练习说出话来。 这种学校,在全美国可能也不只有一所,而且办学成效十分辉煌。 人人都说:“只要上那所学校,哑巴也会说话。”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要说是波士顿市内,甚至连很遥远的地方,都有许多因家中有聋哑儿童的父母亲,前来参观。



放弃教授
有一天,一位仪容整齐的绅士来访:“贝尔先生,我叫汤姆斯‧桑德士,住在塞内姆,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有件事想拜托你”。 我有一个名叫乔治的五岁男孩,他很可怜,一出生就不会讲话。我听说先生从事聋哑教育,昨天特地来参观你上课的情形。 你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我想请你来教导我的孩子,不过把只有五岁的孩子送到这里来,我实在不太忍心。因此,我有一个很自私的请求,能不能请你到塞内姆来? 在塞内姆,除了我的孩子以外,还有很多的聋哑儿童,那里没有这种学校,如果你能去的话,我们这些父母一定会很感激你。当然啦!住宿的问题,我们会准备好,生活方面也绝对会尊重你,请你接受我这个无里的要求,好吗?” 桑德士的眼神,充满著天下为子女设想的温柔关爱,贝尔深受感动,所以他深深思索着:“我担任波士顿大学教授,是个受人尊敬的地位。如果答应了桑德士的请求,就必须放弃它,那实在是很可惜。可是,眼前面对这位父亲的恳求,我怎么忍心拒绝呢?”
梦想







婚姻家庭
1877年7月11日,他与相爱的梅布尔结婚了。
博览会


发明电话



伟人离世
1922年8月2日,贝尔告别被人们尊敬、爱慕的幸福晚年,结束了76个光辉的春天。电话发展
最初,每一对电话是用两根铁丝连接起来的。然后, 交换台使电话线集中到一个地点、其他的发明——如 放大声音的真空管和在陆上及海底连接长距离的同轴电缆一一极大地扩展了电话服务。 晶体管取代了真空管。到了60年代,通信卫星又消除了对地面线路的需要。 今天,一束束的玻璃纤维用激光传递人们彼此间的通话。 这些发明当中有许多项发明——包括 有声电影和立体声录音,随同23000项其他专利——来自1925年建立的贝尔实验室。 约翰·戴维斯是贝尔实验室消费产品部执行主任。他说,当我们进入90年代的时候,可以预期电信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名人名言
我知道命运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知道巨大的成功马上就要到来。 阳光只有汇聚到一点,才能燃起火焰。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是 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以及通信网的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自1925年以来,贝尔实验室共获得2.5万多项专利,平均每个工作日获得3项多专利。 贝尔实验室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生产和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技术,这些技术使 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在 通信系统、产品、元件和网络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工作类别
贝尔实验室的工作可以大致分为 3个类别:基础研究,系统工程和应用开发。 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从事电信技术的 基础理论研究,包括 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编程理论。 系统工程主要研究 构成电信网络的高度复杂系统。 开发部门是贝尔实验室最大的部门, 负责设计构成贝尔系统电信网络的设备和软件。研究成果
1933年,卡尔·央斯基(Karl Jansky)通过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发现 银河中心在持续发射无线电波,此电波称为 3K背景辐射。透过此研究而建立了 射电天文学。 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参与这项研究的 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威廉·萧克利(William Shockley)、华特·豪舍·布拉顿(Walter Houser Brattain)于1956年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香农(Claude Shannon)于1948年发表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奠定了 现代通信理论的基础。他的成果是部分基于奈奎斯特和 哈特利先前在贝尔实验室的成果。与光电池
贝尔实验室也是 UNIX操作系统和C语言的发源地。C语言是由Brian Kernighan、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在1970年代早期开发的。在1980年代,又由比加尼·斯楚士舒普发展为C++语言。 2、3.返回顶部 |
4.返回顶部 |
5.返回顶部 |
6.返回顶部 |
![]() |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