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旅行:潘德明
ylbtech-人物-旅行:潘德明 |
潘德明(1908—1976)浙江湖州人。英雄旅行家。人类历史上徒步环游地球第一人。潘德明持“雪东亚病夫耻”“以谋世界上之容光”的信念,于1930年夏出国境,于1937年7月返回上海。或骑自行车,或徒步,历尽艰辛,耗时8年。先后到达40多个国家,积累了大量珍贵纪念资料,会见20多个国家的元首、名人。潘德明的壮举轰动了整个地球,以他的行为角度,令世界认识了中国人。他是中国的名片。
1.返回顶部 |
- 中文名:潘德明
- 外文名:DeMing·Pan
- 别 名:文希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
- 出生地:浙江湖州
- 出生日期:1908
- 逝世日期:1976
- 职 业:旅行家
- 毕业院校:上海南洋高级商校
- 信 仰:“为中国人争气”
- 主要成就: 人类历史上徒步环游地球第一人
- 代表作品:《名人留墨集》
- 国际称号: “走遍世界的大脚”
目录
2、2.返回顶部 |
人物概述

英雄壮举
亚细亚步行团

独步环球
这篇宣言一见报,就引起了轰动,成为年轻人热衷的谈资。 当时,21岁的潘德明正远在南京经营一家西餐馆,名字叫“快活岭”,在今天的四牌楼东南大学一带。潘德明 无意中读到了这篇宣言。从小喜欢体育活动的他,立刻被吸引住了, 当即决定加入“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潘德明毅然放弃南京的餐馆生意,乘车赶回上海。可惜,当他到达上海时,步行团已经走了好几天。潘德明 随即乘车追到杭州,赶上了“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步行团一路南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当步行团出国境到达越南清化时,8名团员只剩下了潘德明一人。尽管孑然一人,这个意志坚强的年轻人并没有退缩,反而改变初衷,决定将此行超越亚洲,走向世界。“病夫”之耻
《名人留墨集》

奥林匹亚铭记

赠“壮游”
在欧洲,潘德明 游遍了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挪威等 16个国家。 1933年7月,潘德明来到巴黎。 法国总统莱伯朗、总理达拉第和外长接见了潘德明。巴黎各报竞相报道潘德明抵达巴黎的消息。莱伯朗 说:“潘德明先生,对于你的壮举,我想用法国之雄拿破仑的一句话奉送:中国是一个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会震动。”
英美之旅
罗斯福赠金牌

遗憾
潘德明 本想拜访功勋盖世的居里夫人,但由于居里夫人一直非常忙碌,未能如愿。 在底特律,福特汽车公司的讲解员送给他一个小纸盒,里面装着石英石、铁矿砂等12种生产汽车的原料。 这12种原料中国各地储藏丰富。
弃日返国
直接北上

转捐抗日
至此,潘德明 经过7个冬春,历尽千辛万苦,行程数万里, 游历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不久,日军敌机飞临上海领空。 国难当头,原打算勘察青藏高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潘德明 于是把世界各地华侨捐助他的10万美元考察费用全部捐献给了抗日事业。历经磨难
潘德明的环球之旅,受到了各国人民、政要、名人的欢迎,受到了世界华侨的支持。但也未免遭遇过困境与险境。
巨大收获
7年的环球之行,其艰难困苦的程度是可以想象的。但另一方面,潘德明也得到了周游世界的巨大收获:他饱览了沿途各国的奇情胜景,领略到不同民族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受到了各国人民、尤其是海外华侨的热烈欢迎,并且还获得了许多国家名人政要的礼遇。这些名人 政要有 印度圣雄甘地、诗人泰戈尔、 美国总统罗斯福、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瑞典大探险家斯文赫定、新加坡巨商胡文虎,还有英国首相、希腊首相、法国总统、瑞士总统、挪威国王、保加利亚国王、澳大利亚总理等人。
意义深远
人类历史上,首次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 当推16世纪的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 但用双脚和自行车完成这一壮举的世界第一人,则是中国的潘德明。 他在世界上开辟了徒步环球旅行、探险的先河。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中国自行车旅游者协会的最高奖项就称为 “潘德明骑游奖”。近些年来,受潘德明精神感召,我国出现了许多徒步行走,挑战自我的勇敢者。往事尘封
手艺养家
1937年7月6日,在环游地球7年之后,潘德明返回上海。此后,潘德明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公开的媒体上,再也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消息。 直到1979年,一位叫季一德的体育编辑,在一堆即将销毁的废纸堆里发现了潘德明当年的出国护照,这段尘封的往事,才再度进入人们视野。 而此时,潘德明去世已经三年。环游地球后潘德明是怎样的境况?
形同传说
从小耳濡目染,潘德明的几个儿子,也都擅长绘画。二子潘荷生,三子 潘蘅生,四子潘芹生,也很喜欢绘画。三子潘蘅生和孙子潘溯是著名画家。潘德明的孙子 潘溯 说:“那时候,爷爷没有工作,有时候人家找他画画,给几个钱,他就把活儿接下来。二伯伯见了,就给爷爷帮忙,后来其他的兄弟也跟着帮忙,帮来帮去就学会了。”在忙忙碌碌地绘画中,潘家兄弟 像听传说一样听着父亲的故事,不过,他们简直无法把那个年轻勇敢的探险家与眼前艰难讨生活的父亲联系起来。重见天日
纪录片里的记录

废纸堆里的历史

弘扬壮举
报告文学

史料展览
潘德明突然去世后,家里人一直在找机会让他的故事重现。20世纪80年代,潘德明的二儿子潘荷生,在徐汇区的房产部门工作,他和几个兄弟一起,搞了一个小规模的《潘德明史料展》。那个时候,史料展览还算是新事物,潘荷生请单位的同事来帮忙,泥水匠、铅皮匠、油漆匠、木匠,搭架子、做展板、做雕塑,很快就搞好了。展览效果很好,很多人看了很惊讶:“没想到当时的中国青年就这么了不起。”“周游”艺术

影视重现
据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透露,有关潘德明环球世界为题材的 电影,系列纪录片等影视组品正在前期筹备中,并将于今年开始制作拍摄,出品公司希望将这一封存已久励志经历在当今的社会中得到发扬与传承,并能通过新媒体渠道影响更多的年轻人。潘德明的孙子 潘博正从事于影视营销策划与媒体传播工作,据了解,他也希望能为祖辈的精神能影响更多的中国人。 潘德明的后人都以其为励志楷模,并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二儿子潘荷生,三儿子潘蘅生(著名画家),四儿子潘芹生,五儿子潘芸生,女儿潘芝;孙子 潘晓峰,潘喆,潘博,潘溯,孙女潘申申;曾孙潘建宇。 2、3.返回顶部 |
1.1
SRE实战 互联网时代守护先锋,助力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运筹帷幄!一键直达领取阿里云限量特价优惠。1.2
1.3
1.4
1.5
2.1
2.2
2.3
2.4
2.5
3.1
3.2
3.3
3.4
3.5
4.1
4.2
4.返回顶部 |
他是一位平凡的世纪伟人——潘德明。
——YLB
5.返回顶部 |
6.返回顶部 |
![]() |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