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各种数据考点
1. 大于1:20000比例尺用高斯投影,60%以上纬度高于75度用日咎投影;其余用墨卡托投影(海图数学要数)
2. 全张幅海图980mm x 680mm, 半张幅海图680mm x 460mm ,图幅标题在图廓外时,纵图廓比标准长度小25mm(海图分幅)
SRE实战 互联网时代守护先锋,助力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运筹帷幄!一键直达领取阿里云限量特价优惠。3. 沿岸验潮站采用验潮仪,验潮尺,误差少于2cm(验潮)
4. 海上定点验潮站,使用水位计或回声探测仪,水位计误差少于5cm,回声探测仪水深不超过50m,误差小于1%(验潮)
4.1
长期验潮站,用于计算平均海面,应有2年以上的连续观测水位资料
短期验潮站,用于补充长期验潮站,应有30天以上的连续观测水位资料
临时验潮站,用于与长短期验潮站,在大潮期间同步观察水位至少3天
海上定点验潮站,用于与长短期验潮站,在大潮期间同步观察水位 : 1次 || 24小时内3次 || 连续15天
5. 校对法适用于小于20m的水深,水文资料法适用于大于20m的水深(水深测量)
6. 水深测量中,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大于1: 5000比例尺测图时,少于图上1.5mm ;1: 5000 ≤ k ≤ 1 : 10 w,少于图上1.0mm ;1:10w少于实地100m (测深精度要求)
6.1 水深测量的基本比例尺(水深测量)
在海港、狭窄航道有重要使用价值的地方,以1:2000 ~ 1:2,5000的比例尺施测
在地貌复杂的沿岸及岛屿,以1:2,5000
在地貌平坦的开阔海域,以1:5,0000
在离岸200海里内:1:10,0000 或 1:25,0000
在离岸200海里外:1:50,0000
(水深测量)
7. 测深范围Z : 0 < Z ≤ 20 m , 0.3m
8. 测深范围Z : 20 < Z ≤ 30m , 0.4m
9. 测深范围Z : 30 < Z ≤ 50m , 0.5m
10. 测深范围Z : 50 < Z ≤ 100m , 1m
11. 测深范围Z : 100 < Z ,2%
12. 海上测定平面控制的主要控制点时,常规大地测量相对中误差低于1/ 10,0000;采用GPS在95%的置信度时,定位误差低于10cm(0.1m)(海洋平面控制测量)
13. 海上测定平面控制的次级控制点时,常规大地测量相对中误差低于1/ 10,000;采用GPS在95%的置信度时,定位误差低于50cm(0.1m)(海洋平面控制测量)
14.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起算点间高程传递路线总长度少于15km,每站边长少于1km(海洋高程控制测量)
15. GPS测量高程时,已知水准点距离不超过15km,点数不少于4个,困难地区不少于3个(海洋高程控制测量)
16. 海洋测量平面控制基本要求和投影分析
(提示:1:5000 是一个特殊的比例尺,应该是海上测量中最大的;对于海上测量,最高等的平面控制点是四等点,然后高等控制低等,按顺序:四等、H1、H2、Hc;随比例尺变大,大于1:20000用高斯投影;各种带号依次出现)
国家四等:水平误差20mm,垂直40mm
17.
18. 相邻潮位站之间的距离应该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位站布设)
19. 潮位站观测间隔:每隔10min观测一次,读数至厘米,时间至min;水位观测误差不大于2cm(潮位站观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