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简介及安装
什么是生产环境?
开发环境:开发环境是程序猿们专门用于开发的服务器,配置可以比较随意, 为了开发调试方便,一般打开全部错误报告。
测试环境:一般是克隆一份生产环境的配置,一个程序在测试环境工作不正常,那么肯定不能把它发布到生产机上。
生产环境:是指正式提供对外服务的,一般会关掉错误报告,打开错误日志。可以理解为包含所有的功能的环境,任何项目所使用的环境都以这个为基础,然后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做调整或者修改。
三个环境也可以说是系统开发的三个阶段:开发->测试->上线,其中生产环境也就是通常说的真实环境。
代码怎么跑到服务器上? 布项目
SRE实战 互联网时代守护先锋,助力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运筹帷幄!一键直达领取阿里云限量特价优惠。engins---uwsgi---Python代码
什么是数据?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
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指对客观事件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管理系统种类
RDBMS
以多张二维表的方式来存储,又给多张表建立了一定的关系(关系型数据库,mysql,)

https://baike.baidu.com/item/二维表/2863955?fr=aladdin什么是二维表
NoSQL
左边rdbms右边nosql 很多以json格式进行存储数据的(mogodb,redis...)
RDMS与NoSQL对比
- 功能性能对比:
- 特点对比:
关系型数据库(RDBMS)的特点:
- 1.二维表
- 2.典型产品Oracle传统企业,MySQL互联网企业
- 3.数据存取是通过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 4.最大特点数据安全性方面强(ACID)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Not only SQL)的特点:
- 1.不是否定关系型数据库,而是做关系型数据库的补充。
- 2.想做老大,先学会做老二。
- 时代特点对比:
- 1. web1.0时代
- 1.1 企业提供内容,用户浏览,所以关系型数据库够用,并发并不高,所以不需要nosql。
- 2. web2.0时代
- 2.1 核心是企业提供平台,用户参与提供内容,这个时代关系型数据库无法满足需求了。
- 3. 2003NoSQL出现
- 3.1 memcache的诞生,关注的点是性能,但是针对安全性能关注比较低,随着安全性能需求不断提升,所以有了redis。
- 4. redis的特点
- 4.1 依然高性能高并发
- 4.2 数据持久化功能
- 4.3 支持多数据类型,主从复制和集群
- 4.4 管理不再使用SQL了
NoSQL特性总览
- 1. 不是否定关系型数据库,而是做关系型数据库的补充,现在也有部分替代的趋势mongodb。
- 2. 关注高性能,高并发,灵活性,忽略和上述无关的功能。
- 3. 现在也在提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 4. 典型产品:redis(持久化缓存,两个半天)、MongoDB(最接近关系型数据库的NoSQL)、memcached。
- 5. 管理不适用SQL管理,而是用一些特殊的API或数据接口。
NoSQL的分类、特点、典型产品
- 1.键值(KV)存储:memcached、redis
- 2.列存储(column-oriented):HBASE(新浪、360)Cassandra(200台服务器集群)
- 3.文档数据库(document-oriented):MongoDB(最接近关系型数据库的NoSQL)
- 4.图形存储(Graph):Neo4j
MySQL安装 ----------------------------------------------------------------------------------------------------------------------------
我这里是在linux虚拟机上二进制安装法(二进制就是绿色版,解压开就可以用。唯一的区别在于二进制数据库安装需要初始化!)
把安装包传到服务器上:直接拖。 Mac本不支持直接拖,Mac怎么安装,有个小技巧:详见Mac安装的博客。
传好了是这个样子:下一步解压
源码安装的话会非常慢(需要编译),源码安装总共有四个步骤: 解压---生成---编译---安装
解压的命令: 解压到root目录下
tar xf mysql-5.6.40-linux-glibc2.12-x86_64.tar.gz
解压完了以后,一般在公司中不管装什么软件都会有规范:所有的软件都装在一个目录下。可以自己创建也可以放在系统自己提供的一个目录(/usr/local/),咱们这里放在/usr/local/目录下面。并且给它给个名。
移动到/usr/local/mysql-5.6.40/之后,看一下里面大概有一些文件
移动好之后做个软连接:软连接就类似于Windows上面的快捷方式。对于运维来说做一个软连接是一个规范,就是因为快速升级。
ln -s /usr/local/mysql-5.6.40 /usr/local/mysql
然后进到 /usr/local/mysql-5.6.40/ 这个目录下有一个support-files 然后看一下里面有一些文件
cd /usr/local/mysql-5.6.40/support-files/
my-default.cnf 这个是mysql的配置文件,咱们把它拷贝到/etc/my.cnf 中并把它覆盖掉(因为它本身下面有一个)
mysql.server 这个是mysql的启动脚本 给他拷贝到 /etc/init.d/mysqld
拷贝完之后做一个初始化: 初始化在scripts目录里面,怎么做初始化,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mysql数据库的用户
useradd mysql -s /sbin/nologin -M
然后初始化 需要用到mysql_install_db 指定user是mysql,在指定数据库安装的路径在哪,做完软链接叫mysql就OK了,还有一个要指定数据目录,数据目录就是专门存放表啊库啊这些文件啊以后还有binloge日志这些的。
需要先装一个库 yum install libaio-devel -y
装完之后初始化:./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看到两个OK就是初始化完成了。
做完初始化还要授权:chown -R mysql.mysql /usr/local/mysql*
启动服务:/etc/init.d/mysqld start
如果mysql不加到环境变量里它在这里:
把mysql加到环境变量中去:
vim /etc/profile.d/mysql.sh
export PATH="/usr/local/mysql/bin:$PATH" 这里注意要用双引号!
添加好之后:
看系统的环境变量里都有什么路径 以:做分隔符 把命令放在这些路径里面都可以直接去执行
现在敲mysql就可以了:
MySQL误删除root用户 -------------------------------------------------------------------------------------
sql语句有哪些?
查用户 在mysql库里面有个user表:
在mysql里面用户是怎么定义的呢? root(用户名)@'%' host就是主机域说白了就是ip地址
删用户
用delete 删 有个规范 一定要加where,不加where这个表就没了。
把root用户表删了:在生产环境中不要这么做
退出mysql命令行:
在Linux中 Ctrl+c
不在Linux中 exit 或者quit 快捷键是 \q
没重启前还能用,重启后就不行了,因为有缓存
停掉mysql:
mysql启动的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