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一、继承

单继承:一个类只继承一个父类

抽离 : 先有多个有共同点的类,抽离出共性形成的类 =》父类
派生: 通过已有的父类,再去定义该类的子类,这种方式就叫派生

继承 :继承是一种关系,子类可以通过父类获取属性和方法,能获得的根据就是继承

SRE实战 互联网时代守护先锋,助力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运筹帷幄!一键直达领取阿里云限量特价优惠。

继承的语法

 

class Sup:
    pass
class Sub(Sup):
    pass
# 继承父类的方法:子类没有明文书写父类的方法,通过继承关系拿到父类的属性方法
class Sup:
    def test(self):
        print(self) # 父类对象调用就是父类对象,子类对象调用就是当前调用的子类对象
class Sub(Sup):
    pass
Sub().test()

# 重写父类的方法:子类明文书写父类同名的方法名,并且实现体自定义
class Sup:
    def test(self):
        print(self) # 父类对象调用的就是父类对象,子类对象调用的就是当前调用的子类对象

class Sub(Sup):
    def test(self):
         print('自己的方法',self)
Sub().test()

# 重用父类的方法:子类明文书写父类同名的方法,有自己的实现体,但也用父类原有的功能
class Sup:
    def test(self):
        print(self)
class Sub(Sup):
    def test(self):
        super().test()  # 本质 super(Sub,self).test() python2中必须这么书写
        print('自己的方法',self)
Sub().test()

 了解:重用概念

# java中存在方法的重用
def fn():
    pass
def fn(num):
    pass
# fn()调用不传参调用第一个fn
# fn(10)调用传入一个参数到第二个fn

 

super关键字:

class Sup: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test(self):
        print(self)
class Sub(Sup):
    # 默认父级的__init__可以被继承过来,但是会出现子类对象的属性比父类多
    def __init__(self,name,salary):
        super().__init__(name) # 父类有的共性功能通过super()交给父级做
        self.salary = salary # 子类特有的属性由自己完成
   # 有继承关系下,只要名字相同,及时参数不同,还是属于同一个方法
    def test(self,num):
        super().test()   # 使用父级的方法
        print(num)
        
# 外界通过Sub对象来调用test方法,一定先找自己的test方法(属性的查找顺序)

# 重点:
'''
1.super()可以得到调用父级功能的对象,调用者还是子类对象
2.super()只能在子类的方法中使用
3.super()本质 super(子类类名,当前对象)
4.super().父类普通方法  |  super().__init__()   |super()能调用父类所有可继承方法
'''

 

多继承:

# 属性的查找顺序:优先找自己的,如果没有,就按照继承先后查找父级
class A:
    name = 'A'
    num = 10
class B:
    name = 'B'
    count = 100
# 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所有可继承属性
class C(A,B):    
    name = 'c'
    pass
# 重点:python3中都是新式类:所有没有继承的类都默认继承object的类
       python2 中没有继承任何类的类称之为经典类,可直接或间接继承object类转为新式类
 #  新式类的继承顺序遵循广度优先:从左至右
#    经典类的继承遵循深度优先:一条线查到头
#python3中可通过 类.mro()查看继承顺序

 

二、反射

反射:用字符串类型的名字去操作变量

getattr与hasattr搭配使用

getattr在反射中应用场景

python面向对象三大核心详解 随笔 第1张
# 反射对象中的属性和方法  #hasattr getattr setattr delattr
 class A:
    def func(self):
        print('in func')
a = A()
a.name = 'Alex'
# 反射对象的属性
ret = getattr(a,'name') # 通过变量名的字符串形式取到的值
print(ret)
>>Alex
# 反射对象里面的方法
 class A:
    def func(self):
        print('in func')
ret = getattr(a,'func') 
ret()

# 反射类的属性
 class A:
    price = 20
    def func(self):
        print('in func')
 # A.prince
 print(getattr(A,'price'))
>>20
# 反射类的方法
# A.func()
if hasattr(A,'func'):  #如果存在这个方法  hanattr用于配合其它几个方法使用判断
   getattr(A,'func')()

# 反射模块的属性
import my
# print(my.day)
print(getattr(my,'day'))

# 反射模块的方法
getattr(my.'wahaha')()

>>内置模块也能使用
# 反射自己模块中的变量
import sys
def qqxing():
    print('qqxing')
year = 2018
print(getattr(sys.modules['__main__'].year))
>>2018
# 反射自己模块中的函数
getattr(sys.moudles['__main__'],'qqxing')()
# 要反射的函数有参数怎么办?
import time
# print(time.strftime('%Y-%m_%d'))
print(getattr(time,'strftime')('%Y-%m_%d'))
# 一个模块中的类能不能反射得到
import my
print(getattr(my,'C'))()
View Code

setattr 设置修改变量:

class A:
    pass
a = A
setattr(a,'name','nezha') # 在对象中添加
setattr(A,'name','alex')  # 在类中添加
delattr 删除一个变量:
class A:
    pass
a = A
setattr(a,'name','nezha') # 在对象中添加
setattr(A,'name','alex') # 在类中添加
delattr(a,'name') #删除对象中变量
delattr(A,'name') #删除类中变量

三、封装

封装:对外隐藏类中一些属性与方法的实现细节
优点:外界不能直接访问,让内部的属性与方法具有安全保障

python面向对象三大核心详解 随笔 第3张
'''
class A:
    # 类的属性:__开头的方法,在外界不能通过 cord | __cord 直接访问:对外隐藏了
    __cord = '0100000'
    # 类的方法:__开头的方法,在外界不能通过 get_money | __get_money 直接访问
    @classmethod
    def __get_money(cls):
        print('输入密码,取出100w零花钱')
        
    # 对象的方法:在内部可以使用
    def __test(self):
        pass
    # 对象的属性:封装目的
    # 1、对象的属性值一般都来源于外界,外界是有权利再次访问的
    # 2、封装的目的不是让外界无法访问,而是不让其直接访问,可以在完成安全处理后再访问
    # 3、如何做到外界还是通过变量名来对属性进行取值赋值,但是是走的方法间接拿到的值
    
    # __money被封装,外界还是可以通过 对象.money 取值赋值 
    def  __init__(self,money):
        self.__money = money
    # 取值
    @property  #在外界可以 对象.money 进行取值
    def money(self):
        # print('走方法拿到的money)
        return self.__money
    # 赋值
    @money.setter  # 在外界可以 对象.money = 新值 进行赋值
    def money(self,money):
        self.__money = money
    # 删除
    @money.deleter
    def money(self,money):
        self.__money = money
    
    
    
View Code

重点:

1.类的属性如何定义,类的方法如何定义

2.对象的属性如何定义,对象的方法如何定义

3.什么时候定义类方法与对象方法

4.封装的语法与原理

5.封装的目的

 

   面向对象进阶知识

 

组合:

组合:自定义类的对象作为另一个类的属性

python面向对象三大核心详解 随笔 第5张
class Teacher:
    def __init__(self,name,s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t1 = Teacher('Ben',17)

class Student:
    # 学生可以有 老师属性
    def __init__(self,name,age,teacher):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组合
        self.teacher = teacher
stu = Student('Bob',18,t1)

# 访问老师具体的信息
print(stu.teacher.name)
print(stu.teacher.age)
View Code

isinstance和issubclass:

# issinstance(obj,cls) 检查这个对象是否是类的的对象
class A:pass
a=A
print(isinstance(a,A))
>>Ture
# issubclass(Sub,Sup) 判断这个子类是不是这个父类的子类
class A:pass
class B(A):pass
print(issubclass(B,A))
>>Ture

接口:

接口:建立关联的桥梁,方便管理代码

接口类:用来定义功能的类,为继承它的子类提供功能的,该类的功能方法一般不需要有实现体,实现体有继承它的子类自己去实现

python面向对象三大核心详解 随笔 第7张
# 提供所有宠物应该有的功能
class PetInterface:
    def close_master(self): pass

# 提供所有看门应该有的功能
class WatchInterface:
    def watch_door(self): pass

# 没有去继承PetInterface,WatchInterface的Dog就是普通的Dog类
# 但继承了PetInterface,该Dog就可以作为宠物狗,同理继承WatchInterface就可以作为看门狗
class Dog(PetInterface, WatchInterface):
    def jiao(self): pass

    def chi(self): pass

    def pao(self): pass
    
    # 一定要重写接口的方法
    pass

# 可以作为宠物及看门猫 
class Cat(PetInterface, WatchInterface): pass
View Code

抽象父类:

抽象父类:拥有抽象方法(子类共有的方法,但是父类不能有具体的实现体)的父类
抽象方法:方法名是具体的,但是实现体是抽象的(在子类中重写来具象化)

注意点:有抽象方法的父类不能被实例化(假设能被实例化,就可以调用自己的抽象方法,没有任何意义)

 

实现抽象父类的语法:

python面向对象三大核心详解 随笔 第9张
import abs# abstract base class
class Sup(metaclass=abc.ABCMeta):
    
    # 抽象父类中的抽象方法,在继承它的子类中必须有自己的实现体
    #       -- 抽象父类中的抽象方法实现体就没有意义,实现与不实现都是pass填充
    @abc.abstractmethod
    def func(self): pass
    
class Sub(Sup):
    def func(self): 
        # 必须重写父类的抽象方法
        
# 案例
import abc
class Quan(metaclass=abc.ABCMeta):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 共有方法,子类继承就可以了
    def run(self):
        print(self.name + 'running')
    # 抽象方法:子类必须重写
    @abc.abstractmethod
    def chi(self): pass
        
    @abc.abstractmethod
    def jiao(self): pass

class Dog(Quan):
    def kanmen(self):
        print(self.name + '看门')
    def chi(self):
        super().chi()
        print(self.name + '狗粮')
    def jiao(self):
        print('汪汪汪')

class Wolf(Quan):
    def bulie(self):
        print(self.name + '捕猎')
    def chi(self):
        print(self.name + '')
    def jiao(self):
        print('嗷嗷嗷')

dog = Dog('来福')
wolf = Wolf('呵呵')

dog.jiao()
wolf.jiao()
dog.run()
wolf.run()
View Code

多态:

多态:对象的多种状态 - 父类对象的多种(子类对象)状态

多态的体现:功能或是需求,需要父类的对象,可以传入父类对象或任意子类对象
注:一般都是规定需要父类对象,传入子类对象

示例:

 

python面向对象三大核心详解 随笔 第11张
import abc
class People(metaclass=abc.ABCMeta):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abc.abstractmethod
    def speak(self): pass

class Chinese(People):
    def speak(self):
        print('说中国话')
class England(People):
    def speak(self):
        print('说英国话')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多态的体现:功能或是需求,需要父类的对象,可以传入父类对象或任意子类对象
    #       注:一般都是规定需要父类对象,传入子类对象
    def ask_someone(obj):
        print('让%s上台演讲' % obj.name)  # 父类提供,自己直接继承
        obj.speak()  # 父类提供,只不过子类重写了

    ch = Chinese('王大锤')
    en = England('Tom')
    
    # 传入Chinese | England均可以,因为都是People的一种状态(体现方式)
    ask_someone(ch)
    ask_someone(en)
    
    # 传入str不可以,因为str的对象没有name和speak
    # s = str('白骨精')
    # ask_someone(s)
    # p = People('kkk')
View Code

 

鸭子类型:

需求:需要一个对象,该对象有name属性及speak方法,就可以作为一种状态的体现被传入

def ask_someone(obj):
    print('让%s上台演讲' % obj.name)
    obj.speak()

1.先规定:有什么属性及什么方法的类的类型叫鸭子类型
2.这些类实例化出的对象,都称之为鸭子,都可以作为需求对象的一种具体体现

python面向对象三大核心详解 随笔 第13张
class A:
       # 能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方法,可以和B完全不一样,但是必须有鸭子类型规定的属性和方法,不然就不是鸭子类型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peak(self): 
        print('说AAAA')
   
        
class B:
    # 能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方法,可以和A完全不一样,但是必须有鸭子类型规定的属性和方法,不然就不是鸭子类型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peak(self): 
        print('说BBBB')
        
ask_someone(B('B'))
View Code

格式化方法与析构方法:

格式化方法:在外界打印该类对象是被调用
格式化外界直接打印该类对象的字符串表示结果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abc' # 外界打印A类的对象,都打印 字符串 abc
          return super().__str__() # 系统默认的在父类中返回的是对象存放的地址信息
          return '<name:%s | age:%s>' % (self.name, self.age) # 根据对象实际的属性格式化具体的输出内容

 

析构方法:在对象被消耗的那一刹那被调用,在被消耗前可以做一些事情

  def __del__(self):
        # del会在self代表的对象被消耗的时候被调用
        # 我们可以在析构函数中释放该对象持有的其他资源,
        # 或者将一些持有资源持久化(保存到文件或数据库中)
        del self.name  # 也可以将name存起来

a = A('老王', 88)
print(a, type(a))

import time
time.sleep(5)

print('文件马上执行完毕,a就会被销毁')

了解补充:

class B:
    # 了解:对象.语法的内部实现
    def __setattr__(self, key, value):
        self.__dict__[key] = value  # 系统默认实现,在名称空间添加名字
        # self.__dict__[key] = value.lower()  # 可以自定义处理一些内容

    # 了了解:将对象添加属性的方式可以同字典形式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self.__dict__[key] = value
        
b = B()
# 设置
b.name = 'BBB'  # 内部走的是 __setattr__
b['age'] = 18  # 内部走的是 __setitem__

# 访问
print(b.name)
print(b.age)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SRE实战
拒绝背锅 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