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目-杨柳科-杨属-杨树:杨树
ylbtech-杨柳目-杨柳科-杨属-杨树:杨树 |
杨属(Populus)分类系统又共分为 五大派: 青杨派(Tacamahaca)、白杨派(Leuce)、黑杨派(Aigeiros)、胡杨派(Turanga)、大叶杨派(Leucoides)。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主要 分布于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广阔地区。
1.返回顶部 |
- 中文学名:杨树
- 拉丁学名:Populus L.
- 别 称:麻柳(湖北)、蜈蚣柳(安徽)
- 二名法:Pterocarya stenoptera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五桠果亚纲
- 目:杨柳目
- 亚 目:壳斗目
- 科:杨柳科
- 属:杨属
- 种:枫杨 P. stenoptera
- 分布区域:黄河流域
- 主要分布地区:辽宁、吉林、新疆、陕北、山东
- 英文名:aspen
- 植物类型:落叶乔木
目录
2、2.返回顶部 |
植物学史
名源
根据《说文解字》对“杨”字的解释,杨树生长迅速,是最早能形成遮阳作用的树,所以“杨”字的繁体写法“杨”的右边部分取自“阳”字的繁体写法“阳”。 另有说法: 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这就是杨树得名为“杨”的原因。 “杨”字与“扬”字读音相同,“杨树”就是“扬树”,表示树冠高扬的一类树。
学名由来
杨树的命名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由于学者的意见不一造成了命名方法出现了混乱。如今有些已普遍栽培推广的杨树品种还没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名称,对于各地区培育的一些杨树品种,就更加混乱。 有时仅有中文名称或代号,而无拉丁文名称,往往在生产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成立了中国杨树委员会,是国际杨树委员会的成员国。杨树的命名规范,应该遵循《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和《国际杨树命名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命名。国内发展史

截至目前,30个优良品种已在我国26个省区市规模化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63.72万公顷,覆盖主栽区面积80%以上。是世界杨树人工林种植第一位的国家。世界和中国杨树人工林70%以上使用黑杨派树种,即欧美杨和美洲黑杨的树种。

2.土地增值: 土地有限,不可再生,特别是速生丰产林种植的林地越来越少,市场价格有逐年上涨的趋势。 3.林木增值: 树木都是有生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不贬值,而且还会自己增值,还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情况,灵活控制出材时间。 4.机会增值: 林业体制改革百年不遇,机会难得、商机有限,早投入、早获利。 5.技术增值:利用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可以控制林木的 生长速度和出材量。 投资速生丰产林市场模式: 投资速生丰产林的主体主要以 专业杨树种植公司、木材使用企业和个人为主。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 专业公司+林业基地+农户,另一种是 木材使用企业+林业基地。前一种模式是 擅长市场推广的 专业公司、精于技术的管护单位、有资金投入的个体三者有机的结合体,它能够 将社会上最好的技术、资金和人才集聚在一起,使其效益最大化。后一种模式是有足够实力的木材使用企业自够林地自主经营或委托林管公司专业管理,造林的目的是 实现自给自足,一般不将木材外卖。 这两种模式的方向发展是相反的: 木材生产或经营企业走的是“自产自消”的产业链,所以他们会建立自己的木材加工厂和其它木材厂; 木材使用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实现规模生产,希望直接参与或控制木材的供应源头,所以会将大量的资金投资到只有林地的建设上。尽管这两种模式的发展路径会向相反的方向交*发展,但发展的结果却是殊路同归,即 打造产供销为一体的林业产业链和结合地球生态在内的绿色产业链。 这也是投资林产业者今后的产业方向和发展趋势所在。
形态特征
乔木。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有顶芽(胡杨无),芽鳞多数,常有粘脂。枝有长(包括萌枝)短枝之分,圆柱状或具棱线。叶互生,多为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在不同的枝(如长枝、短枝、萌枝)上常为不同的形状,齿状缘;叶柄长,侧扁或圆柱形,先端有或无腺点。葇荑花序下垂,常先叶开放;雄花序较雌花序稍早开放;苞片先端尖裂或条裂,膜质,早落,花盘斜杯状;雄花有雄蕊4-多数,着生于花盘内,花药暗红色,花丝较短,离生;子房花柱短,柱头2-4裂。蒴果2-4(5)裂。种子小,多数,子叶椭圆形。
生长环境
杨树是散生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的森林树种。在我国分布于北纬25度~53 度,东经80度~134度之间,即分布于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广阔地区。世界其他地区一般分布于北纬30度~72度的范围。分布范围
杨树是 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主要分布 北半球温带、寒温带森林树种,北纬22°—70°, 从低海拔到4800米。在中国分布范围跨北纬25°~53°,东经76°~134°,遍及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 杨树天然林分面积约2000多万公顷(世界天然林中以杨树为优势种林分),天然种约100多种。 杨树天然树种分布最广的国家有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毛白杨分布广泛,在辽宁(南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均有分布,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区。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杨树种子小,蒴果成熟即开裂,因此采种用剪采果穗法或从地面收集。 种子极易丧失发芽力,宜随采随播。在含腐植质多的砂壤土上播种育苗。扦插繁殖
一、选用优质种条 选用一年生扦插苗,以一级苗和二级苗中下部分作种条为宜。三级苗发育不健全不能作种条二级苗,梢部木质化程度差的部分和有病虫危害的苗木不能作种条。 二、剪截插穗及处理 剪截插穗长16cm-18cm,芽口距1cm,插穗剪好捆成捆浸泡在
1.扦插时间
月至3月上旬。 2.扦插方法
直插,插穗入土2/3-3/4,注意不要倒插,插后紧土并灌水一次。 3.扦插密度
采取宽行密株模式,株行距40cm×60cm、60cm×70cm或35cm×70cm。
栽培技术
扦插育苗
1、认真选择育苗地。选好育苗地是杨树育苗成功的关键,我省普遍推行留根育苗,如果苗圃地选择不当,会影响今后3~4年的育苗效果。育苗地应选疏松的沙壤土或轻壤土,粘重的土壤和保水保肥差的“通体沙”地不宜选用。苗圃地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地下水位不超过1米,土层厚度不少于0.8米。我省雨水较多,要特别注意不要将苗圃选在易于渍水的低洼平地,并且排水条件要好,在夏季降水量大时能迅速排出积水。 2、整地。扦插之前,按80~100斤复合肥/亩施足底肥,将育苗地深耕30~35cm,及时耙平保墒。在我省宜采用高床育苗,床宽1.6~1.8m(插3行)或1~1.2米(插2行),搞好三沟(围、厢、腰沟)配套,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没有暗渍。 3、种条采集和插穗的截制。插穗是指由插条截制供扦插用的短段。杨树扦插育苗所用的插穗,只应该采自苗圃一年生苗干或采穗圃的枝条,绝对不能从大树或幼树上采条扦插繁殖。从树上采集阶段发育老的枝条来扦插,会产生明显的侧枝效应,繁殖出的苗木生长和干形都差,主干弯曲、偏斜,原无性系的优点不能保持。同一 品种的杨树,母树年龄越大,抑制生根的物质越多,枝条的生根力越弱。一年生杨树苗干所含的抑制生根的物质最低,生根能力强,因此,杨树育苗必须用一年生苗干截制插穗。 枝条部位:杨树1年生苗干的不同部位,所含的根原基数量不同,贮存的养分也不同,相应地其生根率和生长量也不同,中部最高,基部其次,梢部最低。在用苗干 截制插穗时,苗干两端过细和过粗的插穗不宜采用,留用部分必须木质化程度高,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 采条时间:我省一般在初春树液将要流动之前采集,随即将苗木下端泡入水中,使苗木充分吸水。 插穗的截制:用锋利的刀截制插穗,插穗长度18~20cm,粗度1~1.5cm,插穗上端的第一个侧芽应完好,上切口与第一侧芽之间应有1cm的间距。截制插穗时,将同一品种苗干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插穗分别放置,分开育苗,避免出现以后苗木不整齐,大苗压小苗的现象。 插穗在扦插前应浸水3~4天,以增加插穗的含水量,并减少生根抑制物质,提高生根率。这个环节很重要,不要忽视。浸水时将插穗装在蛇皮袋里放入干净的水 中,让袋子处于自然悬浮状态即可,注意泡水时间不要超过一周,防止插穗泡水时间过长,腐烂变质。 4、扦插密度:育苗密度对苗木的质量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密度过大,苗木的营养面积和空间缩小,就会使苗木质量下降;如果密度过小,苗木产量太低,影响收入。笔者认为:⑴我省平原湖区造林用苗的育苗密度应在3000株/亩左右,不宜超过3500株/亩。这样有二个好处:一是便于使留根育苗有一个合理的 苗量,第二年可保证2500~2800株/亩左右,第三年可保证2000~2500株/亩左右,大部分苗木可达到4.5米以上;二是这样的密度可以生产部 分中号苗木,满足市场上对中号苗木的需求。客观上市场上对中号苗木(苗高3.5米左右)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如丘陵低山地区土层比较薄,适宜栽植中号苗木,不能强求用大苗造林。⑵生产种条的苗圃可以采用3500~4000株/亩,不宜超过4000株/亩,生产出的种条粗度可达1.5cm,分枝少,芽多, 质量好。⑶可以建立对低山丘陵地区杨树用苗的专门苗圃,生产3.5m左右的苗木,密度3500~4000株/亩。在株行距设计上提倡宽行密株,如 0.4×0.6m、0.35×0.7m、0.3×0.7m等,这样的设计便于田间操作,特别是便于今后几年留根育苗用中耕的方法埋施基肥。 5、扦插时间:我省以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扦插为宜,最好在雨后土壤墒情好时扦插。我省也有冬季扦插的,但如遇春旱可能影响成活率。 6、扦插方法:将浸过水的杨树插穗垂直地直接插入松软的圃地土壤中,插穗上切口与地面相平或略高于地面,可稍踏实土壤,使土壤与插穗密接。苗木管理
1、成活期。从扦插时起到插穗开始生根和展叶时为止,一般需2~4周,此期插穗最容易失去水分平衡,抗逆性很弱,不能及时生根的插穗就会枯死。如2007 年4月,在插穗生根的关键时期,接近一个月未下雨,造成了很多新育杨树苗圃成活率只有70%左右。所以此期维持土壤适宜的湿度是管理的重点,若遇严重干 旱,要灌透水1次,灌溉后要及时浅锄松土,防止地表板结,否则成活率也会降低。 [9] 如果有蜗牛危害幼苗,可于傍晚撒除蜗灵于苗床上。 2、幼苗期。从插穗生根展叶到进入速生期,一般需5周左右。此期以防虫为重点,要注意防治:⑴地老虎:当幼苗长到1~2寸时,地老虎幼虫于夜间从基部将幼苗咬断,并拖入穴中取食。地老虎有暴发性,所以当发现有危害症状要及时施药,方法是于傍晚用灭扫利喷洒在苗床上。⑵柳兰叶甲,农民俗称“黑壳子虫”,成虫 体长7~8mm,全体紫蓝色,有光泽,以幼虫和成虫取食幼苗嫩叶和顶芽,危害甚大,可用宝甲或新宜佳喷雾有特效,此外,也可用50%马拉硫磷乳剂、80% 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洒在苗木上。 一个插穗可能萌发出多个萌条,当萌条高约20cm时,应及时定干,保留一个粗壮萌条,留下部的萌条为好,其它的芽抹去。 3、速生期。自高生长大幅度上升至高生长大幅度下降时为止,我省在6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苗木生长快,需要营养最多,应追施尿素2 次,简便的方法是在下雨之前按10斤尿素/亩撒施,下雨后肥料溶入土壤中。为了防止徒长,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追肥不要晚于8月上旬。苗木叶片上有水时不要撒施尿素,否则会烧灼叶片。
留根育苗
美洲黑杨和欧美杨的根桩,具有连续多年萌发的能力,苗圃可以截干,出圃截根苗,而留根于苗圃继续育苗。留根育苗简化了育苗工序,一次扦插可持续利用4年左 右,与扦插苗比,可节约种条,节省人力物力,苗木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截干苗包装、运输方便,节省运费,造林后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此项技术深受群众欢 迎,在我省已得到普及,其技术以扦插育苗为基础,与扦插育苗是类似的,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起苗时不要留高桩,尽量贴近地面割断苗木。 2、注意中耕,施足基肥,合理追肥。留床的老根消耗土壤养分多,苗床板结,春季萌芽之前要进行中耕,按80斤/亩将复合肥撒施于行间,然后用锄头复土。苗木的生长应该主要依靠基肥。5~7月苗木快速生长期追肥1~2次,每次每亩追施10斤尿素。 3、定株。当萌条高达20~30cm时,每桩只留一个萌条,其余抹去,不可多留,育苗者恋苗的习惯应改掉,多留的萌芽绝大部分是不能长成成苗的,只会消耗营养。 4、抹芽。留床苗分枝比较厉害,要及时抹芽。 5、防虫治病与一年生苗相同,注意5、6、9月各喷一次甲基托布津,防治杨树溃疡病。苗圃除草
除草对杨树育苗很重要,人工除草效率低,需要的劳力多,劳力紧缺时,不能及时完成,影响苗木生长,在生产上往往是一个难题,生产者深感困扰。化学除草具有 高效、及时和经济的特点,但要慎选除草剂,确保苗木绝对安全。 1、用除草剂处理土壤,群众称为“打封闭”。萌芽初期,幼苗的嫩芽抗药力差,所以在杨树插穗扦插完成后至萌芽之前,喷洒除草剂于苗床上,可大大减轻杂草对苗木的危害。我省适宜用药时间为3月上、中旬,除草剂可用禾得森或者用禾得森+盖草能,其作用机理是抑制单子叶杂草(群众称“尖叶子草”)种子生根发芽。 浓度按说明书使用,不能随意加大浓度。施药后不要在苗床上踩踏,以免破坏药层。
物种分类


病虫防治
锈病

苗木黄化病
杨苗黄化病多发生在偏碱地块,一般是缺氮或缺铁症,可用0.3%硫酸亚铁(黑矾)加0.5%尿素液喷雾,也可用绿亨铁王或铁达灵2000-3000倍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2-3次即可。用上述药液喷雾时不能超过规定浓度,否则造成灼叶。同时要重视补充微肥,特别是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微量元素的单一消耗,常常出现一些缺素症,如缺铁的黄化病、缺锌的小叶病。黑斑病
症状特点:病斑先出现在叶背面,后正面叶产生。初生针刺状凹陷小点,两天
防治方法:每10~15天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进行预防;喷65%可湿性代森锌、 福美铁250倍液;喷25%多菌灵200倍液,雨季喷药加0.3%的胶(或豆粉、豆汁等)增加粘着性,防冲刷;喷托布津500~1000倍液防治。
天牛
根据调查,由于去冬今春的低温冰冻天气,使我区部分杨树出现断裂现象,断裂伤口成为杨树天牛的侵入口,杨树天牛发生率比有所提高。正是杨树天牛的危害高峰期,应当及时加以防治。危害我区的杨树天牛主要有两种: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红蜘蛛
病症特点:当年生幼树上,刚开始在叶、芽、嫩茎上发现灰黄色斑点,之后逐渐扩大,变为褐色或红褐色斑块,或叶面卷曲,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嫩茎畸形。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春季发芽之前,红蜘蛛局以雌成螨在枝干翘皮缝隙中越冬此时可以刮掉翘皮并集中烧可消灭大量的雌成螨。并且效果极好。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 生物的方法防治 有束管食螨瓢虫、深点食螨瓢虫、肉食蓟马、小花蝽、草蛉、粉蛉和捕食螨。它们能够在后期抑制红蜘蛛的繁殖量。腐烂病
主要危害杨树枝干、枝条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发病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发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渍状,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病斑开裂成丝状。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该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扩展,当包围枝干一圈时,上部枝、干会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烂病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再在病斑上涂10倍的食用碱水,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连涂2至3次即可。 2、春天或秋天,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七、杨树叶枯病 该病从杨树叶片抽生开始,危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受害叶片以5至6月感病最重。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1至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嫩梢和嫩茎上的病斑凹陷,呈菱形,上有绿色霉层。
树病防治
防治方法:防治时间应抓住5月底~6月中上旬成虫羽化后、幼虫孵化前的有利时机,防止幼虫进入主干内蛀食,其它时期亦应及时防治,减小虫害的危害。人工防治
星天牛成虫飞翔力较弱,可在羽化盛期人工捕杀。自主干基部围绕树干用石灰水刷白可防止成虫产卵。在主干基部,发现有黄色泡沫状流胶的产卵刻槽后,可用木锤砸击卵槽,砸死其中的卵或初孵幼虫。 桑天牛成虫有假死性,羽化盛期容易人工捕杀。幼虫危害期,用金属丝从新鲜排粪孔插入,刺杀蛀道内幼虫。亦可采用钩杀法防治,即用自行车钢丝等,对孔洞内的幼虫进行钩杀。化学防治
可用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或用药剂(如敌敌畏原液与柴油1∶20混合液)注射,并用泥封孔,可将幼虫毒死在蛀道内。分别用菊脂类药3000倍、 甲胺磷500倍、1605的1000倍, DDV1500倍液,将虫粪清除后,再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蛀道内,然后用棉球或湿泥堵塞孔洞,或者将棉球浸上药液,用镊子或钢丝将药球推入孔洞。用磷化锌12%, 草酸36%, 阿拉伯胶粉16%,水36%配制毒竹签塞孔,效果较好。 树干打孔注药的具体方法: ①打孔方法:用树干打孔机,在树干上斜向下打孔,孔深10cm左右,孔的个数视树干的粗细而定,一般胸径15cm以下,打孔1个;胸径15~25cm,打孔2个;胸径25cm以上,打孔2~3个。②打孔位置:一般在树干中下部,方便操作打孔机的位置,另外要注意,如果这个位置以下有蛀孔,那么打孔位置必须要在蛀孔下,这样效果会更好。③用药量:每孔注药以5ml为宜,注药后一定要用泥将孔口封死。④药液浓度:我区选用的是40%的氧化乐果原液。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按照1∶1和1∶5两种不同比例稀释药液,经过对比观察发现,按照1∶1比例稀释的药液,未对树木生长造成影响,防治效果也较好。杨树混交林
杨树与泓森槐进行混交林,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杨树和泓森槐的 混交林是根据植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植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混合搭配,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混合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 林内光照减弱,水分蒸发减少,可以形成林内的小气候混合林的根系更加发达,在保持水分和防风固沙的效果会更加; 混合林叶冠层厚,枯落物比较多,单位面积落叶更多,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混合林品种多,生境比较好,病虫害的天敌比较多,从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由于混交林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火灾的危险系数更低;混交林的主 要树种在伴生树种的辅助下,主干可以长的更加通值、圆满,干材质量更好。主要价值
杨木工业化利用主要包括: 大径级杨木主要用于生产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家具; 小径级杨木用于生产纤维板、刨花板、造纸和火柴。 一般采用大株行距栽植。 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实行密植,轮伐期短,生产中径材以供民用。两者之间有一些过度类型。 杨树可 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 杨树做为道路绿化,园林景观用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树种。其特点是 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品种改良
2017年,博士生陈培培女士在导师的帮助下,对杨树、 红霞杨、 丹红杨 、 中红杨等优点基因采取,进行杂交选育,在123个选育品种中, 彩叶杨7号品种表现奇特:“ 一树三色、树干翠绿不开裂、无飞絮、生长快”, 长势第一,皮色第一,叶色独特,在123个品种中夺冠而出,取名“ 冠红杨”。 杨树新品种的改进,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彩化环境为目标,采用化学诱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手段,通过不断的改良和选育,更具强抗逆性和高观赏性,能给人一种崭新的视觉冲击力,因集多种杨树优点于一身,目前没有比其更优质的彩叶杨树种,群杨中夺冠而出,所以,冠红杨拥有丹红杨速生、易成活、抗病虫、干形优、耐水湿等优良性,又有红霞杨的“一树三色、树干翠绿不开裂、无飞絮”特性,既应用于园林及道路绿化,又可做草坪点缀,园林置景,观赏价值极高,而且更是用材兼用品种,不仅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它填补了彩色树种的空白,是绝好的彩化景观新树种。植物文化
文学
《 小白杨》, 梁上泉作词, 士心作曲。 阎维文1984年春晚首唱。 其他文学: 《胡杨树》、 《白杨礼赞》。传说故事
喜鹊与小杨树 明永乐年间,黄家父子携家带口洒泪离别了江苏沛县,辗转来到鲁北 平原,安家定居在四女寺减河东岸。在门前的湾坑周围栽下一片小杨树。它们撒着欢地疯长,中间纤细弱小的一棵输在了起跑线上,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人在人下能活人,树在树下难长树。可怜的小杨树只能靠着大树浓密枝叶里散漏下的点滴阳光,勉强而缓慢地生长。不几年功夫,旁边的杨树就成材了,剩下干瘪瘦小的小杨树孤独羡慕地向上张望。 祸兮福兮,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黄氏家族添丁加口,扩充宅院。所需木材,林中找寻,从梁材到檩材,依次挖刨砍伐。大杨树陆续被砍伐放倒,在木匠手里,变成了家具檩梁。 小杨树得见天日,就晃开了身子,长得粗壮高大起来,终于有一窝喜鹊飞来安家落户了。小杨树欣喜得意之余,忧从中来。 自己曾因弱小得以存活至今,看着比自己粗大的树一天一天减少,厄运就要降临到自己身上,整日闷闷不乐。喜鹊夫妇也为自家将要面临的“暴力拆迁”而忧心忡忡。 两者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就一起聊天谋划。喜鹊妈妈说,我到过很多地方,发现人们是轻易不砍伐槐树的。 杨树说,人家槐树命好,一生下来就占了个瘆人的名字,槐者,木鬼也,说是长到一把多粗,就能附身沾仙了。 人们为了安康,不敢招惹。 槐树又长得慢,不易成材。 咱是命贱名也贱,木易——杨,生长易,成材易,人们不假思索,毫无顾忌,轻易杀伐我们。 还不如那些酸枣杜梨,浑身长刺不成个材料,反倒得了平安。 喜鹊爸爸飞南闯北,见多识广,它说,知足吧老杨姐,你看看楠木檀木黄花梨木哪个不比你名贵?都被人们砍伐得几乎绝了迹。 岂不闻“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咱们别再发牢骚了,牢骚再多也没用啊。 民间故事:杨树不蛀要升天 吕四这个地方有个孝子,那孝子每次外出,都要买点东西带给母亲吃。 他的孝心感动了两个仙家:一个是吕洞宾,一个是汉钟离。这两个仙家在吕四街上开了 爿烧饼店,卖的烧饼很奇怪,三钱一个的有碗口大,买的人多呢,卖掉了他又烘,吃早茶的人天天都来买。另外还有两个烧饼只有铜钱大,多少钱呢?五钱一只。有人问:"嗯,你的大烧饼只卖三个钱,怎么小的倒要卖五个钱?"两个仙家回他:"就这样子,你不买便罢。"他有个道理:你买给老人吃就不要嫌贵;买给伢儿吃的话,我还不卖给你呢!就这样今朝三,明朝四,两个小烧饼卖不掉,摆在那里不动弹,都长了毛了。 有一天,孝子从那里经过,想买烧饼,就问:"老板,你家烧饼怎卖相的?” "大的三个钱一个,小的五个钱一个。” "我买两个贵的,带给我母亲吃。” 两个仙家晓得孝子到了。那两个烧饼里有仙丹,如果总给他母亲吃了,站在那里就要成仙,就说: "你家母亲年纪大了,只要带一个就行了。你自己要吃的就买三个钱一个的。” 孝子一想,我也不吃它,就买一个贵的带给母亲吧,他交了五个钱,拿起烧饼往怀里一揣。这一揣就不得了,烧饼在棉袄里烫得不得过,胸口热烘烘的,好像要被烫出泡来。嗯,哪有这个奇事的?看见老板用火钳夹着烧饼在炉子里一转,不过热了下子,上头的毛没得了,哪有这样烫人的?他把烧饼拿出来,哎哟哇,这个糖就从指头爪儿上往下滴,手又烫得不得过。唉,放在怀里烫胸口,拿在手上又烫手,要是撂掉吧,母亲就没得吃,怎弄相呢?这时他发现原来是糖在烫人,又看见沟边有棵杨树,树皮长得癫疤核桃的,正好可以用来揩揩。他就跑过去,把烧饼的糖挤出来,统统揩到了杨树上。这一来烧饼不烫人了,他就带回来叫母亲趁热吃,老人本来有心病,蛮松劲的。 这一吃咯,就百病全消,精神抖抖, 她说:“儿呀,这倒是个仙丹呢。我吃了浑身好过。”其实,那些糖才是真正的仙丹,她没有吃到。 再说杨树,它搨到仙丹就乘风长,往上窜,一直长到天上去了。太白金星站在南天门一瞟,啊?杨树怎么长到天的?哦!我晓得咯,汉钟离、吕洞宾在吕四街上度孝子的母亲,仙丹却挨杨树吃了去啦 。杨树再长时间长了就要成仙,还要把天都撑穿了,这件事要想个办法。 天上也有树木,月子里不就有树吗?他就从树上弄个柳牛儿,放它去锥杨树,把眼儿一锥的,哦嗬,汁水就出来了,杨树也就慢慢地缩下去,不再往上长了。这眼儿又正好锥在头脚下,杨树头就耷拉下来死了。 从此,杨树落地就生亚桠杈,统统没得正头。 所以,我们这里有句 俗话:"杨树不蛀要撑天,到时候就有人来蛀它!” 2、3.返回顶部 |
4.返回顶部 |
5.返回顶部 |
6.返回顶部 |
![]() |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