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作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
ylbtech-人物-作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 |
1.返回顶部 |
-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30日
- 逝世日期:1910年4月21日
- 职 业:小说家、演说家
- 代表作品:《 百万英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目录
- 5 轶事典故
2.返回顶部 |
人物经历

1839年秋,马克·吐温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

1847年3月24日马克·吐温的父亲约翰·克莱门斯死于肺炎。1847年,家世寒微的马克·吐温开始去做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等工作。
1851年,马克·吐温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
1852年5月1日在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

1861年欧莱思被林肯总统派去西部内华达领地政府任秘书,他随同前往, 试图在经营木材业与矿业中发财致富,均未成功,便转而以写文章为生。1862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一家报馆工作。 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的笔名。 1864年,在旧金山结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 得到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提高了写作的本领。 1865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使他全国闻名。此后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

1870年马克·吐温与纽约州一个资本家的女儿欧莉维亚·兰登结婚。婚后居住在布法罗,自己编辑发行《快报》,一年后因赔钱过多而出让。 1872年出版《艰苦岁月》一书,反映了他在西部新开发地区的生活经历,其中 记载了一些奇闻轶事,特别是富有美国西部特色的幽默故事。 1873年他同查·沃纳合写的《镀金时代》,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
1871年马克·吐温举家移居东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这时他已成为有名的 作家和幽默演说家。此后的几年是他创作的丰收年代。

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出版。它虽然是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的少年读物,但为任何年龄的读者所喜爱。书中写淘气的汤姆和他的伙伴哈克贝里·费恩以及汤姆的女友贝姬·撒切尔的许多故事,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有许多合乎孩子心理的有趣情节。
1876年马克·吐温的另一部重要的小说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于开始执笔,1884年出版。 这部小说得到批评家的高度评价,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同时也不断遭到查禁。

1896年出版《贞德传》,它描写15世纪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一生。 1897年写成《赤道旅行记》,其中讽刺并谴责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他此后创作的中心思想。 1898年马克·吐温还清全部债务。

1904年,妻子在意大利逝世。马克·吐温进入了事业的最后阶段。他早期作品如《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已有表现的对“人类”(实为对有产阶级)的悲观情绪,此时成了他一些作品的主调。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散文《人是怎么回事?》(1906),故事《神秘的来客》(1916)等都有反映。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他口授、由他的秘书笔录的《自传》。 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因狭心症不治逝世,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主要作品
中文名 | 体裁 | 出版年 |
---|---|---|
《傻瓜国外旅行记》 | 1869 | |
《竞选州长》 | 短篇小说 | 1870 |
《艰难历程》 | 1872 | |
《镀金时代》 | 1873 | |
《汤姆·索亚历险记》 | 长篇小说 | 1876 |
《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 | 短篇小说 | 1876(1865年发表) |
《康涅狄格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 | 1876 | |
《国外旅游记》 | 1880 | |
《王子与乞丐》(王子与贫儿) | 长篇小说 | 1881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顽童流浪记》 | 长篇小说 | 1885 |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 1883 | |
《亚瑟王宫廷的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佬》 | 1889 | |
《百万英镑》 | 中篇小说 | 1893 |
《汤姆·索亚在国外》 | 1894 | |
《傻瓜威尔逊》 | 1894 | |
《冉·达克》 | 1896 | |
《侦探汤姆·索亚》 | 1896 | |
《贞德传》 | 1896 | |
《赤道旅行记》 | 1897 | |
《致坐在黑暗中的人》 | 1901 | |
《马克·吐温自传》 | 回忆录 | 2010 |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批判美国虚伪的政治
艺术特色
马克·吐温的作品有三个特色:第一, 他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发挥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
第二,作品 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这个“我”像中国相声里的主人公一样, 扮演各种喜剧性人物。他们 大都天真、老实、无知,思想单纯, 什么事都一厢情愿,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马克·吐温用天真老实人做主人公是有意识的。主人公总是怀着某种理想或某种单纯的想法,但在现实中处处碰壁, 说明他这个理想是不现实的,行不通的,而他越不明白这一点,就越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第三, 幽默里含有讽刺。他在《自传》里总结他写幽默小说的经验,说 “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儿和花絮。我老是训诫人家,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坚持三十年”。“三十年”,是指从他开始写作至写自传时为止。他所谓“训诫人家”是说他写小说含有 抑恶扬善的 严肃的创作目标。
人物评价
马克·吐温 是独一无二的,无法相比的,他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美国评论家威廉·豪威尔斯评)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美国作家 威廉·福克纳评 )
轶事典故

3.返回顶部 |
4.返回顶部 |
5.返回顶部 |
6.返回顶部 |
![]() |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更多精彩